第一食品开发自有品牌和直采商品
2013-12-02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快消费”向“慢消费”转型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流通业发生重大变化。传统零售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商报记者近日从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举办的“零售模式创新及品牌专卖发展”论坛上了解到,在经济增速放缓、成本上升导致营收趋缓、电子商务等新渠道井喷式发展等三大因素制约下,使得传统零售业不得不作出零售模式的转型与创新。作为传统零售企业的代表之一,上海第一食品商店采取了开发自有品牌商品和直采的方式转变经营模式,近期还有望开出由实体加虚拟柜台组成的线下体验店。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原立军在论坛上表示,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快增长经济”向“慢增长经济”转变,由“快消费”向“慢消费”转型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流通业发生重大变化。传统零售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宏观经济放缓带来的压力。2013年1-9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上海社会零售总额5895.6亿元,同比增长8.7%;与去年同比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10月,2.15万亿,同比增长13.3%。在上半年增速创新低的情况下,三季度增速有所回升。

  其次,内在商业模式也给传统零售企业带来制约。生产要素价格如房租、人工、水电、广告等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零售业的毛利率持续下降。长此以往,实体商业面临生存危机。

  第三,电子商务等零售新渠道的井喷式发展也对传统零售模式产生不小的威胁。

  作为传统企业代表之一的上海第一食品商店,在面临上述挑战时,正在作出转型。

  第一食品总经理许列柯在论坛上表示,经销、联销等传统经营模式在目前严峻的行业环境下很难获得超额的毛利,相反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正在不断下降,而且下降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经营模式必须突破。

  在谈到如何转型时,许列柯表示,发展自有品牌及直采是两大主要途径。开发自有品牌等于利用自身的也就是第一食品的商业品牌效应,将品牌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上,获得额外的利润。

  “我们从去年开始发展自有品牌,目前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占比已达到5%。自有品牌的经营毛利率在40%左右,比一般商品的经营毛利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3年后,我们希望将自有品牌的销售占比提升至20%。”许列柯透露,“去年开始我们还开展了商品直采,商品由我们直接从农田、工厂采购,目前这部分商品的销售占到总销售额的3%左右,直采的经营毛利率可以达到60%以上,比一般商品要高30个百分点。”

  据悉,在今年零售业毛利率水平普遍下降的情况下,第一食品的毛利率并没有出现下降,这与企业及时作出的经营模式转型密不可分。“自有品牌与直采对企业整体毛利率的提升还是有效的,这两部分将企业整体毛利率水平提升了0.5%左右,今后随着这部分份额的加大,对整体毛利率的提升效果将更加明显。”

  商报记者还了解到,在不少传统零售企业纷纷触网的今天,第一食品也在开拓新的通路,目前正在与天猫、1号店、京东等大型电商展开沟通,寻找有效的合作模式。

  据悉,第一食品还在筹建线下体验店,通过实体加虚拟柜台的形式,呈列更多商品。“我们面积最大的一家门店柜台上能呈列出的所有商品也只有1500个单品(SKU),而一家大型电商的SKU可以达到两三百万个,所以我们希望将虚拟柜台结合到实体门店中,让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与体验。”许列柯表示。(上海商报)

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3 BIS.NET.CN ALL RIGHT RESERVED